• 您的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随笔小记
    随笔小记
    随笔小记

    俯身处是钢轨无声

    稿件来源:宁夏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    发布时间: 2025-11-04

      编者按

      为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斗志,公司团委组织开展了“青尽全力 强企有我”主题征文活动。比赛共收到84篇原创文章,青年职工们以文抒怀,用真挚笔触将那些宏大的叙事、细微的感动,收纳于方寸纸墨之间,讲述工作点滴、记录成长所得、展现奋进风采,字里行间流淌着西创的温度,传递着青年的力量。

      现以专栏形式陆续选登部分优秀作品,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温暖而坚定的文字,点燃更多人的阅读热情,凝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!本期,为您展示一等奖作品——

    俯身处是钢轨无声

      那是我第一次上线作业,工长安排我们拔掉线路上的杂草。望着边坡上蔓生的杂草,心底竟浮起一丝熟稔的自得——这不正是我自小在田间地头做惯的农活吗?俯身信手拔去,动作轻快如在自家菜园里劳作。骄阳渐升,铁路的威严在热浪中似乎也柔和了几分。

      然而,当腰背的酸痛如藤蔓般缠绕上来,细密的汗珠浸透工装,那点轻飘的自得便消散无踪了。灼热的铁轨旁,我躬身的身影与童年记忆中父母在田间垄亩间劳作的姿势渐渐重叠。寒窗十余载,父母耗尽心血供我走出农门,难道只为让我在另一片“田地”上重复他们的命运?

    01.jpg

      日子在一次次上线作业中流转,我渐渐被更强烈的感受所覆盖。第一次尝试着搬动夹板,才发现这铁家伙远比想象中重得多,使出全身力气也只能勉强挪动半分。跟着师傅检查线路,一走就是七八公里,汗珠如断线般滴在灰白的道砟上,哪还有余裕为其他烦忧? 

      我开始看见从前忽略的细节:天窗作业时,捣固机的轰鸣声震得人耳朵发麻,可老师傅们却能精准把控每一次捣固力度;维修钢轨时,师傅用卡尺反复测量,哪怕误差只有一毫米,也要重新调整夹板的位置。他们对尺寸毫厘的执着,让我逐渐意识到,铁路的安全从不是偶然——每一颗道钉的松紧,每一段钢轨的平顺,都藏着对“分毫不差”的极致追求。那些曾让我困扰的窘迫,不过是钢铁长龙脚下最浅显的注脚。

    02.jpg

      直到那天,在一次寻常的卸轨作业中,师傅斜挎包里露出的半截面包袋,如闪电般击中了我。这个画面像细针,轻轻刺破了我心中最后一丝浮躁。我渐渐习惯了深夜的手机提示音——凌晨一点、两点、三点,工作群的消息不断。那是工务人在严寒中与风雪抗争,在线路、道岔、钢轨焊缝间往复检查清扫,也可能是巡查的灯火又在滂沱大雨中彻夜不息,亦或是地震之后的线路安全巡检的信号。

      作业结束返程时,车厢里安静得只剩冗长的呼吸声。我问身旁的师傅:“这么苦,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?”他咧嘴一笑:“习惯了。”这三个字如重锤敲在我心上。那一刻我明白,铁路人的坚守从不是豪言壮语,而是藏在每一次弯腰、每一回检查里。那些深夜的消息、肩头的落雪、湿透的工装,都是他们交付给铁路的无声答卷。

    03.jpg

      从他们身上,我汲取了生命最深厚的滋养。原来最坚韧的根系,就深埋于这千万次无言的重复之中。那些曾经让我迷茫的“意义”,答案早已写在线路延伸的远方。在汗水、霜雪与面包屑滋养过的地方,我触摸到了根系向下生长的力量。

      在这钢铁铸就的脉络上,我恍然领悟:青春之火从不择地而燃,只要扎根于泥土深处,哪怕平凡如石砟间隙的小草,也能朝着天空抽出青翠的枝芽。而我将以每一次虔诚地俯身,丈量脚下土地,托举钢铁长龙,让青春在平凡的坚守中,绽放出不负时代的灼灼光华。(侯媛/文)

      作者简介

    04.jpg

      侯媛,西创宁东铁路公司工电段职工。喜手工,爱生活好记录,敢冒险。

      愿如萤火,在热爱中发光向上。

    股票代码:000557


    版权所有: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@ 2021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宁ICP备16001674号-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92号